大家好,我是陈钰,作为微特新产品事业部的一员,出差早已成为我工作的常态,同事们都笑称我为四处奔波的 “老伙计”。前几天收拾时,翻出三年来攒下的张张车票,突然想起第一次去现场时手忙脚乱的样子——那时候连螺丝刀都拿不稳的新人,如今竟也成了能带徒弟的"老师傅"。
今天,我想通过分享工作中的点点滴滴,让大家了解微特技术服务工程师的真实世界。
自加入微特,一晃已是三年。这三年,我在全国各地穿梭,深入各大企业的生产一线,祖国的每一个省份,都留下了我的足迹。在汽车生产车间,我目睹了一辆辆汽车从零部件逐步组装成整车,感受到工业生产的高效与精密;在中联重科,我仰望着全球最大的塔吊,被大国重器的磅礴气势深深震撼;在炼钢厂,我忍受着高温的炙烤,体会到一线劳动者的坚毅;在东北的冰天雪地中,领略大自然的严酷。
在这过程中,我体验到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,将微特的产品交付到客户手中......这些经历如同点点星光,照亮了看似平凡的售后工作,让我领悟到其中不凡的价值,也让我懂得,每个项目背后,都承载着客户的信任与期待
在漫长的奋斗征程中,领略过极寒冬日里凛冽刺骨的寒风,那如刀割般的冰冷,至今仍刻在记忆深处。记得2023 年年初,我们小组接到一项紧急任务:对大连某船厂的 14 台塔吊设备进行改造,加装监控系统。正月初九,当朋友圈还飘着年夜饭的余香时,我和同事已经踏上前往东北的列车。一路上,我们信心满满,还互相打趣:“年轻力气盛,哪会怕这点冷!”
陈钰和同事在大连某船厂
然而,抵达现场后,现实给了我们沉重一击。零下 20 多度的低温,加上七八级的海风,寒冷像无数根钢针,狠狠地刺在脸上,冻得人浑身发抖。施工现场的状况更是棘手,船厂停产 20 年,设备锈蚀严重,传感器尺寸不符,技术参数还是韩文,沟通和操作都困难重重。但我们没有丝毫退缩,迅速商议出应对方案:风小的时候进行室外作业,风大就转移到司机室接线。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我们顶着严寒,与时间赛跑,一点一点推进项目。终于,在交付期内完成了 14 台监控系统的安装、调试与验收。那一刻,所有的疲惫和艰辛都化作了心中的自豪。
而当时间的来到2024年7月,炎炎烈日高挂广西某冶金钢厂的上空,一场前所未有的高温炙烤,同样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间。当时广西冶金钢厂急需完成设备改造升级,我又承担了起重机改造任务。
正值盛夏,冶金车间热浪翻滚,钢水不断散发着热量。然而起重机每个部件的调试都直接影响着安全生产,我和同事顶着高温检查线路调试设备。汗水湿透了工作服,湿了又干,留下一层白花花的盐渍,盐渍在皮肤上磨擦好似在提醒我:“技术要扎实,事情要做好,不要反复调试争取一次搞定验收”。最终经过连续奋战,我们按时完成了冶金厂全部设备的升级改造。
如今看着新入职的售后工程师们,总会想起当初那个接触传感器安装紧张得手心冒汗的自己。从需要师傅手把手教接线,到能独自完成项目;从见客户就脸红,到能在技术研讨会上侃侃而谈,微特用三年时间把我锻造成了能扛低温也能扛高温的"工业医生"。
在微特我不仅实现了自我成长,也见证了公司的蓬勃发展。微特就像一艘不断前行的巨轮,在市场的浪潮中破浪前行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。而我,有幸成为这艘巨轮上的一员,与它一同驶向更广阔的未来。